(资料图)
复兴号家族中最“抗冻”、最智能的成员——CR400BF-GZ型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落户黑龙江,春运期间首次在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开行。这标志着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再次刷新极寒运行纪录,中国高铁实现新突破。(科技日报)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十年间,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中国高铁事业飞速发展,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让“复兴号”引擎轰鸣神州。
科技创新让铁路高质量发展成色更亮。十年间,“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高速度、高品质的高铁,让“双城”不再有时空上的隔阂。在路网布局不断完善的同时,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更先进。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如今复兴号家族已形成系列化产品,能够适应高原、高寒、湿热、风沙等多种运行环境需求。放眼望去,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铁路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和活力奋勇向前,向世界彰显创新中国的活力、流动中国的魅力。
科技创新为铁路筑牢高效安全网。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在科技的助力下,一项项先进技术在高铁得到成功应用,让人们收获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看高速铁路,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看高原高寒铁路,破解了高原地区隧道岩爆、高地温防控和高原峡谷区桥梁建造技术难题;看重载铁路,构建了涵盖25吨、27吨、30吨不同轴重等级的重载铁路成套技术和标准体系。此外,北斗导航、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也在高铁得到成功应用。科技为铁路发展插上翅膀,在科技的助力下,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畅通。
科技创新融入民生福祉。铁路部门充分运用高铁科技创新成果和运营实践经验,让智慧出行成为民众出行的“标配”。网络购票的推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够购买到火车票;电子客票的普及,更是省去了取票这一环节;刷脸、刷证进站,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只需要手机扫码,即可查询列车运行信息,畅享餐饮选购、补票升席、遗失物品查找、重点旅客等便捷服务,让旅客出行省心舒心。科技创新让铁路服务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接地气,时至今日,一台手机就可以走天下,让民众实实在在享受到铁路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窗外寒风凛冽,车内温暖舒适,在体验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带来便利的过程中,笔者也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相信铁路部门定会不负使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流动的中国”更加欣欣向荣,更加富强美好!(简艳 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