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剪纸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人们在春节期间剪纸、贴窗花,以此寄托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今年72岁的徐健,是泉城济南有名的剪纸手艺人,一张张普通纸片在其手中,眨眼间就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蕴含美好寓意的作品。
徐健是一名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从小对剪纸就十分感兴趣,剪纸时间已经长达65年。从2003年开始,徐健便产生一个新想法,就是将来年的生肖与剪纸相结合,创作生肖剪纸。“明年是生肖兔年,我用了将近10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150幅生肖兔的剪纸。”徐健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受家中老人的影响,经常看到他们剪纸,因此也对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青年时期,徐健在工厂上班,闲暇之余,就喜欢摆弄剪刀剪纸,逢年过节或是同事家有喜事,他都会送去自己创作的剪纸表达一份祝福。渐渐的,徐健在工作单位开始小有名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健在剪纸上的造诣愈发精湛,1994年他创作的作品《猴偷桃》更是入选了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我认为做剪纸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坚持做原创。”徐健说,现在科技也发达了,不少人做剪纸,样图都是提前从网上下载好打印出来,这样的剪纸虽然看上去好看,但却缺少艺术创作的灵魂。而他在进行创作时,更加注重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为了做好兔年的生肖剪纸,徐健经常到宠物店和动物园观察兔子的形态,以此进行构思。记者在徐健老人的家中看到,各式各样的兔剪纸摆满了一地,有的兔子圆润可爱,有的则憨态可掬,兔子的形象也在徐健的剪刀下展现得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徐健老人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拿到命题后不画草图直接剪。在与记者交谈时,徐健随即拿出了剪刀和红纸,将“海报新闻”四个字与兔年相结合,稍一沉思,就开始了即兴创作。只见剪刀在他的掌控下,灵巧地游走于纸面上,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张剪纸便创作完成。“左边的兔子代表着兔年,右边的上半部分是‘海报新闻’,下半部分是‘海报新闻’的标志。”徐健解释说,这幅剪纸整体来看,也像一个“福”字,祝海报新闻的网友2023年前“兔”似锦、幸福吉祥。
从事剪纸创作多年,徐健认为剪纸除了能在节日里增添喜庆的氛围,同时也可以作为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在徐健出版的剪纸作品集中,有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的摊主,也有以前过年时的农村风貌,书中收录着1000余幅作品,每幅作品都拥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都是徐健有感而发所作;此外,近几年徐健还创作了不少以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以此歌颂抗疫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大白”们。
已是古稀之年的徐健表示,现在年轻人喜欢剪纸的不多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剪纸,喜欢上剪纸文化,将这门民间艺术永远传承下去。
(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