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嘉兴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04家,位居浙江省第三,是全国第21个企业数量“破百”的城市,位列地级市第4位。为了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嘉兴又提出力争到2027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500家以上的新目标。此次活动,是嘉兴高新区对在京专精特新企业的一次深入接洽,同时也是对园区产业链的一次重要布局,为园区未来发展“强链补链”,凝聚创新新势力。
王一峰在致辞中表示,秀洲区作为嘉兴市最具活力的主城区之一,上承江南水乡的文化底蕴,下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发展氛围,是嘉兴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所在地。嘉兴高新区自2015年挂牌以来,聚焦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持续推进强链、延链和补链,集聚了一批光伏龙头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当前,全球经济竞争已经进入到以创新为核心的阶段,高新区与瀚海的合作是双方聚力共赢。未来,高新区还将持续依托瀚海控股集团在国内及海外的资源优势,助力秀洲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搭建中外企业家技术交流、人才互通和资源共享的桥梁。
赵振江表示,瀚海嘉兴国际创新中心自2019年与嘉兴高新区启动合作以来,携手搭建京嘉资源通道,积极引进落地高端人才、科技项目,将瀚海集团海内外科技服务链融入秀洲,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圈层。瀚海嘉兴中心将在专精特新领域持续发力,服务高精尖企业和人才项目,建立一个涵盖政府园区、科研院所、专家人才、领军企业、创新项目、投资基金等元素的全产业链平台,为嘉兴秀洲区转型发展提供助力!
(资料图片)
在嘉兴高新区推介环节,赵健琴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嘉兴高新区的投资环境。她表示,高新区在持续推进加速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致力于特色产业提升,同时引进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千亿级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为主导,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与健康医疗等多个新兴产业集群协作的产业智造链。未来高新区将在聚集特色产业提升竞争力、聚集企业培育提升内驱力、聚集要素支撑提升创新力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全市高新区创新资源,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叠加效应,继续构建高质量发展平台。
经济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赋能。应剑随后进行了嘉兴高新区人才政策推介。高新区为吸引专精特新高端人才,制定了专精特新企业引育专项行动,推出了“星耀南湖领军人才计划”与“秀湖双百计划”等政策,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企业,都能提供政策、资金等层面的全方位奖励政策。
大会签约仪式环节,奇竹科技、蓝田医疗、字节光信、骨水泥医疗4个企业和项目分别与嘉兴高新区签订产业落地意向书或人才引进意向书。这些规模可观、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和项目,是瀚海嘉兴中心长期关注的行业标杆,此次签约将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在接下来的项目展示中,北京思灵机器人、致晶科技、深圳雷曼光电、陕西智星空间、成都明途科技、北京蓝田医疗、北京景行慧动、北京字节光信、山西朗凯尔医疗、自固化生物活性可吸收骨水泥项目等6家专精特新企业与4家创新成长企业的代表进行了项目展示,他们分别是来自医疗设备、卫星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光通信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是瀚海控股集团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创新性、发展性、辐射性、盈利性等方面,体现出企业创新能力强、发展韧性足、行业影响大、企业成果丰硕的强大竞争力。
项目展示期间,陕西智星空间副总经理吴海英在展示结束后,以物寄情,将象征着中国航天产业标志性符号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模型,赠与嘉兴高新区,表达了智星科技对高新区火箭般发展的祝贺。王一峰代表高新区接过了这份装载着一代航天人梦想和期许的沉甸甸的礼物。
在活动最后,出席此次活动的企业代表、投资人及创业者们与嘉兴高新区领导,就产业发展、落户政策、投资环境等话题,进行了自由、充分的交流。
(图片来源:嘉兴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